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荣誉 产品展示 下载中心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企业新闻
企业公告
业内资讯
技术文档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乙烯基酯树脂的物理力学性能见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8/27 8:51:37 阅读:478


类 型
项 目 双酚A丙烯酸型
乙烯基酯树脂 双酚A甲基丙烯酸型
乙烯基酯树脂 酚醛环氧型
乙烯基酯树脂


体 抗拉强度(Mpa) 60-90 40-90 70-80
弯曲强度(Mpa) 110-150 120-150 130-140
抗压强度(Mpa) 110-120 110-120 130-150
冲击强度(KJ/m2) 5-8 4-8 2-4
玻璃化温度(℃) -90 120-150
热变形温度(℃) -80 -100 120-150


钢 抗拉强度(Mpa) 280-320 250-300 280-320
弯曲强度(Mpa) 350-500 350-450 300-400
抗压强度(Mpa) 200-300
冲击强度(KJ/m2) 8-12 6-10
树脂
胶泥 抗拉强度(Mpa) ≥ 9 ≥ 9
抗压强度(Mpa) ≥ 70 ≥ 70

4.2 乙烯基酯树脂的耐化学药品性
乙烯基酯树脂的耐化学药品性见表
介质及浓度 长期耐温性 介质及浓度 长期耐温性
双酚A
丙烯酸型 双酚A甲基丙烯酸型 酚醛环氧型 双酚A丙烯酸型 双酚A甲基丙烯酸型 酚醛环氧型
75%硫酸   常温,耐 45℃,耐 饱和氯水   <80℃耐 <100℃耐
70%硫酸   80℃,耐 80℃,耐 5%氢氧化钠 常温,耐 <100℃耐 <100℃耐
25%硫酸 常温,耐 <100℃耐 <110℃耐 30%氢氧化钠 常温,耐 常温,耐 常温,耐
37%盐酸 常温,耐 60℃,耐 80℃,耐 35%碳酸钠   <80℃耐 <80℃耐
40%硝酸 不耐 不耐 常温,耐 氨水,气相   常温,耐 常温,耐
20%硝酸   <45℃耐 <60℃耐 氨水,气液 不耐 不耐 不耐
5%硝酸 常温,耐 <60℃耐 <80℃耐 二甲苯   常温,耐 <45℃耐
30%铬酸   常温,耐 常温,耐 95%乙醇   常温,耐 常温,耐
75%醋酸   <60℃耐 <60℃耐 乙二醇   <100℃耐 <100℃耐
25%醋酸   <100℃耐 <100℃耐 苯酚   不耐 常温,耐
冰醋酸 不耐 不耐 常温,耐 尿素   60℃耐 60℃耐
20%氢氟酸   常温,耐 常温,耐 汽油   80℃耐 80℃耐
10%氢氟酸   <60℃耐 <60℃耐 烟道气   <160℃耐 <200℃耐
18%次氯酸钠   <80℃耐 <80℃耐 锌电解液   <60℃耐 <60℃耐
30%过氧化氢   <60℃耐 <60℃耐 镍电解液   <80℃耐 <80℃耐

5 化学结构与树脂性能的关系
树脂的性能主要是指其物理力学性能与耐化学药品性,它与树脂的化学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树脂固化物的强度、耐热性,与树脂分子主链中的主要基团的结构、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关。树脂的耐化学药品性即耐水、酸、碱、盐、溶剂的性能与组成其分子的各基团的种类及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关。现将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为例加以说明。
 
在以上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的分子中,
 

 
基团结构稳定,提供刚性、热稳定性;酯基(-C-O-) 易受碱、水的侵蚀;醚键(-O-)化学稳定性好;R(常为-CH3)基团对酯基有屏蔽保护作用,使其不易水解;羟基(-OH)的存在增强了树脂的浸润性和粘结力;乙烯基酯树脂的活性交联点(双键)位于分子端部,易于交联反应,因而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度比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度高,这就进一步提高了树脂的耐蚀性。
下面再以五种树脂的化学结构、酯基含量、交联点等作一横向比较。
(1)邻苯型不饱和聚酯(酯基数量3n个):
 

 
(2)间苯型不饱和聚酯(酯基数量3n个):
 


(3)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酯基数量2n+1个):
 

 
(4)双酚A型乙烯基酯(酯基数量2个,交联点2个):


(5)酚醛环氧乙烯基酯(酯基数量n+2个,交联点n+2个):

以上五种树脂的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除双酚A不饱和聚酯与双酚A乙烯基酯耐热性相仿外)呈现从上而下逐个递增的趋势。其原因是:五种树脂中酯基含量(除邻苯型、间苯型不饱和聚酯相同外)从上而下逐个递减。从理论上分析,树脂中酯基含量的高低对耐水性、耐碱性影响很大,实践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树脂固化物与碱、水接触而遭受侵蚀的反应为:
O O
‖ ‖
R1—C—O R2 + NaOH —→ R1—C—O Na + R2OH


O O
‖ ‖
R1—C—O R2 +H2O —→ R1—C—OH + R2OH
据报道,当树脂中酯基含量降低一半时,耐水时间增加近20倍。[2]
 
从以上分子结构可以看出,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酯基重复出现在主链中,且数量多,而乙烯基酯树脂的酯基仅仅在主链的末端,且只有2个。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酯基含量8~9×10-3mol/ml,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酯基含量2.6~3.4×10-3 mol/ml,而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的含量为1.2~1.6×10-3mol/ml。[3]
邻苯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酯基含量一样,但间苯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化学药品性、耐热性优于邻苯型的,这是因为间苯型的酯基分子间距大,受到了位阻效应保护而致。
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与其结构中骨架基团的稳定性及树脂交联密度有关,后三种树脂中含有双酚A、苯环等骨架,因而具有较高的耐热性。酚醛环氧乙烯基酯除含有多个稳定的苯环结构外且端基有多个双键,其交联密度最大,因而其耐热性最高,耐化学药品性最好。
6 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体系
乙烯基酯树脂的固化与不饱和聚酯一样,是通过引发剂产生的游离基激活树脂及交联剂(苯乙烯)中的双键,使树脂加聚反应而固化。一般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钴盐、胺类化合物为促进剂。
最常用的两种固化体系为:
(1) 过氧化甲乙酮/环烷酸钴(或辛酸钴)
(2) 过氧化二苯甲酰/二甲基苯胺
实用时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二苯甲酰均已先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按一定比例工厂化混合配制好;促进剂环烷酸钴、二甲基苯胺也同样用苯乙烯稀释配制好。一般使用配方为:
(1)乙烯基酯树脂100/过氧化甲乙酮2~4/环烷酸钴1~4
(2)乙烯基酯树脂100/过氧化二苯甲酰2~4/二甲基苯胺1~3
配方(1)固化速度比配方(2)快,而配方(2)后固化优于配方(1)。有报导[4]认为配方(2)固化物的耐蚀性优于配方(1)的。
由于用户具体使用时环境温度、加工工艺等各不相同,会对树脂凝胶时间的长短有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引发剂、促进剂的品种、加入量的大小等作相应的选择和调整。需要较快固化的可选择配方(2)。需快速固化或在低温、潮湿情况下可选择复合固化体系,如乙烯基酯树脂100/过氧化甲乙酮2/环烷酸钴3/二甲基苯胺0.5,乙烯基酯树脂100/过氧化甲乙酮1/二甲基苯胺0.5/过氧化二苯甲酰1/环烷酸钴0.5。在缠绕成型时,当需要有较长凝胶时间时可采用配方(1),并减少引发剂、促进剂的用量,如采用配方:乙烯基酯树脂100/过氧化甲乙酮1/环烷酸钴0.5,在20℃时胶凝时间为2.5小时,但须指出,如期望制品达到最佳性能,常温固化后应再经100℃,2小时的热处理。
7 BRT乙烯基酯树脂系列产品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1-2018 江苏永丽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08323号
总部:江苏无锡市广益路309号银河城  工厂地址:江苏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台商产业园A区  电话:0527-82860560